这个时代机会很多,就看你想做什么。假如未来还没有想好做什么,考研究生不妨也是一个选项。我们不说考研能改变命运,但无论是为自己兴趣发展,还是未来就业,亦或者为学历镀金改变本科学校背景出身等,这些考研都是可以给你的。
利用读研的三到四年时间把专业基础打扎实一点,规划一下一辈子大概想为什么而为之奋斗才觉得无悔今生;我们不说得那么高深,也就是做点舒坦而又可以养活自己的事吧。面对社会竞争,面临疫情下严峻的就业形势,你得好好想想自己的处境,也就是自己所处专业的优劣,个人的长处与短处。
优塔教育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和复试都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初试是资格赛,复试定结果。
从近年报考人数和复试分数线上来说,考研的确是越来越难的趋势,因为就业大环境不利,大量应届生及二战、在职人员加入考研队伍,总的来说,400多万的考生中选拔近100万的统招录取名额,看起来整体难度不会很大,但最终的原因还是报考冷热不均,绝大多数考生大部分会选择报考江浙沪地区热门院校或重点院校或知名院校,这些院校的报录比基本都是在10:1左右,复试分数线慢慢的升高,还是有相当难度的,并且某些你一志愿报考看不上的院校,调剂的时候也有一定可能会经历“百般折磨”。
从竞争上来说,一般认为考研没有高考难度大。以中国美院为例,2020年考研报名近4000人,统招录取700多人,这个报录比比高考容易太多了。大家一般认为考研难,优塔教育认为根本原因有,(1)难在选择比较适合的目标。是否要换专业或改行,如何抉择学校、专业和导师,是家长意志还是学生成长后自己的选择等,都是考验;(2)考研是精准的考试,先选定院校报考再考试,只能报考唯一研招单位及专业方向,每个院校专业考试内容要求都不同,招生名额较少,要求针对性极强;(3)考研不是大学的必选项,不像高中的唯一目标就是高考考入好大学,但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并不是考研,所以你要自己规划安排时间来备考,这是你自己的事情;(4)考研备考周期长,文化专业同时考,孤军奋战,没有研友和团队,极容易放弃;(5)考研有复试的面试环节,不单单是笔试考核;(6)考研是全国统考的招生,没有区域限制或地方保护政策。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可以边工作边就读。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差异在于毕业证书不同,非全日制毕业所获得的毕业证书标有“非全日制”字样,学习时间相对灵活,部分课程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一般不享受奖助学金等。学费、基准学制、档案存放、学习计划安排等方面与全日制存在一定差别。但非全与全日制两者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两者培养方案相同,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两者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原来大家俗称的“在职研究生”不是一回事,含金量也有很大不同。
非全日制研究生设立主要是针对社会在职考生群体的,一般报考需提供在职证明,录取前要与企业、招生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故一般原则上不接受应届生报考非全日制。应届生是否能报考或顺利调剂非全日制要结合当年国家政策、招生院校规定来看,没明确答案,但每年都有少部分应届生报考并成功录取非全的案例。
这是我们的祖国按学位性质,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不一样对研究生进行的分类。学术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一般考英语一;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职业型的高层次人才。专业学位按照“类别”授予,学位证书注明专业学位。一般考英语二。两者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全日制培养方式下的两种学位类型均可申请奖助学金;应届生均可正常报考;都可正常考博读博。
一般来讲,专硕考英语二,比学硕英语一相对难度略低些;专业考试内容来说要根据院校规定来看,有些院校专硕和学硕专业考试科目内容完全相同。国家招生计划和院校名额的角度来讲,专硕的招生计划名额更多;一般保研指标以学硕居多,且多数推免生也更倾向学硕;而绝大多数艺术生都是更喜欢创作和实践。故能够正常的看到的是一般专硕招生人数更多,但报考人数也更多,竞争也相对更大。
推荐免试也即是俗称的“保研”,这是部分高等学校按教育部规定推荐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确认其免初试资格,由招生单位做复试的选拔方式。想要成功保研,需要具体几个基本要素:本科院校有推免资格(多数二本和所有三本院校无此资格);应届生;个人品学兼优;专业和英语成绩好,绩点排名靠前;参加过招生单位夏令营(部分重点综合类院校会有此要求)。保研成功后不得再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当年的统考,否则会取消推免录取资格。
没有冲突,保研是在每年10月中旬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公示的,而考研是在每年10月25日之前完成网上报名的。也就是说保研没有成功的同学还是可以正常参加当年考研考试的,并且因为保研申请一般是在大四上学期9月份前后开始并确认资格的,这一段时间太晚,哪怕真的可能会有保研资格的同学也不能等到这样一个时间段再打算,正常都是最晚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考研的,到保研的时间节点可以两手准备,但一定不是到9月份才着手准备的。
没有的,与高考不同,考研的性质是全国统考,每个招生院校均不设立分省招生计划,所有考生均需参加统一时间在招生单位及报考点规定地点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同上文,考研没有分省招生计划,分数线当然也不是每个省单独划定的,而是根据要求全国统一划定的,也就是俗称的“国家线所重点综合类院校为自划线(自行划定考研分数线)外,其他院校均需参考国家线,换言之各院校录取分数要求不能低于国家线,在此基础之上,能够准确的通过院校真实的情况等适当调高分数线。
国家线是根据地区划分的,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的国家线与其他省市不同,一般单科会低3分,总分会低10分。需要提醒的是该划分不是以考生所在地划分的,而是以考生目标院校所在地划分的。
这就涉及到学科门类的概念。绝大多数院校学硕都实行按一级学科招生,按一级学科发证的政策。学硕艺术学门类下设5个一级学科,分别为艺术学理论(1301)、音乐与舞蹈学(1302)、戏剧与影视学(1303)、美术学(1304)和设计学(1305),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跟艺术类专业有关的一级学科,如教育学(0401)、建筑学(0813)等。专硕相关的学位类别主要有艺术(1351)、教育(0451)、文物与博物馆(0651)、建筑学(0851)、风景园林(0953)等。如2021年报考中国美院建筑学院,若报考135108艺术设计方向,则最低要求为文化38/总分346,若报考095300风景园林方向,则最低要求为文化33/总分252。
第二种情况是专项计划,如退役士兵等,因该计划数单列,故与其他考生执行不同的录取分数线.考研流程时间轴?
8月份教育部公布考试大纲,9月份招生院校公布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9月底应届生网上预报名,10月中下旬所有考生网上正式报名,11月上旬报名信息确认审核,12月中旬研招网打印准考证,12月下旬周末初试考试,2月中上旬查询初试成绩,3月中旬国家线月中下旬招生单位公布复试名单并组织复试,3月下旬研招网调剂系统开放,4月底调剂系统关闭复试流程结束,5月拟录取名单公示,6月政审调档及发放录取通知书等,9月入学读研。
是的,任何考生报考本校都有相对优势,主要在于院校情况及导师相对熟悉了解,信息较对称,心态上没有外校生那么慌,但这个优势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初试,毕竟考研是公平的全国性统考,文化课也是全国统一命题,专业命题也是严谨的,本校老师也不得对外透露有关信息更不能组织培训,甚至很多本校生也都是要在校外参加相关培训才能考上的,所以这个优势基本上可忽略的,关键还是看考生水平和最后的分数。当然,如果是保研的话,因为不需第一轮初试直接审核后第二轮复试,本校生一般都是压倒性的优势,考研还真不一定。以中国美院为例,近两年官方数据,外校生和本校生考进的比例近1:1,甚至2021年外校生考入的人数已超过本校生,记住越是名校越公平。
一般来讲,越是好的学校,考试相对越公平,歧视也越少。绝大多数的导师还是比较公平的,不会戴有色眼镜看学生的,他们主要会以你的考试成绩和专业能力作为评判标准。只要你把考试考好就行了,所谓的学历这些真的都是次要的,并且你担心这些也没有啥用,完全是灭自己威风。初试肯定是看分数,复试的时候老师肯定会关注一下考生背景信息的。要考进就要求你初试尽可能考高分,排名越靠前越好,如果初试过了一定要好好准备复试。话说回来,只要招生单位没有明确限制,成教院和专科等同等学力考生每年也都有考进的。
本科的成绩保研看重,考研并不看重。考研看重的是你初试考试发挥出的文化专业实力,以及进入复试之后你的发挥。本科成绩优秀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当然,对于统招本科生来说,你本科成绩可以一般,但一定要能够顺利毕业,毕业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每个考生基础不同,目标院校专业不同,单位时间效率不同,偏科程度不同,学习环境氛围不同,毕业实习和创作时间安排不同,能够开展全身心备考的时间段不同等等不一而论。
一般来讲,现在考研人数众多,尤其是热门院校竞争已经白热化了,所以再早开始准备也不为过。如果你已经大三,那现在开始就是最好的时间,如果你大一或大二有寒暑假想提前准备,那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每年都有一批目标明确的大一大二同学寒暑假提前参加集训。无论如何最少最少要给自己留8个月全身心备考的时间,这是一定不能少的,完整经历基础、强化、冲刺、模考等阶段方才能胸有成竹决胜考研。
可以的,官方的报名条件对学位证没有要求的,甚至有很多专科、自考本科、成教本科等考研成功的考生都是没有学位证。当然,不排除少数院校有特别的条件提供学位证的,这个在选定目标之处都是可以询问清楚的,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院校是不会允许你报考的。
小白家长经常会问的问题。正常的情况下,考研最早可以报考的阶段是大四上学期,报名初试等都是在大四上学期元旦前结束,复试在春节后大四下学期进行,最后确定录取的,6月份毕业后还有个暑假,完了9月份入学读研,考研失利的不影响找工作就业或继续二战考研。考研的机会每年只有一次,毕业后每年都可以正常报考的,且对报考次数和年龄没有限制的。
指未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但是业务水平达到了本科毕业生水平的生源,也就没有本科毕业证书的考生,属于同等学力考生,一般包含各种专科毕业生和普通本科结业生等。
接上,专科生属于同等学力考生的一种。国家政策规定同等学力考生在毕业后可以报考研究生考试,但自毕业到考研考上入学满2年即可,也就是说应届专科生不能正常报考,往届生可以报考(如2021年6月毕业,则可以正常参加23考研,即2022年10月报名,考上后2023年9月份入学)。专科生考研与本科生考研的不同在于复试的时候需要加试专业,该加试部分一般不计入总成绩,但需要合格。部分院校会对专科生考研提出更具体实际的要求,如通过英语四级、本科主干课程成绩单等,也有些院校和专业接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的报考等,这一些都会在各校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中注明。
共四门: 两门统考公共课即政治和英语,这两门都是教育部统一命题的全国统考,两门校考专业课,艺术类专业课都是非统考专业课,均由各高校自主命题,不同院校的考试内容、考察方式、侧重点、要求有很大不同,多数院校一般专业一为专业理论考题,专业二为实践考题,有些艺术类院校如中国美院一般为实践类方向初试两门实践科目不考理论,纯理论类方向初试两门理论考题,均不考数学!
研究生初试日期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从2015年开始每年的考研初试时间都是12月下旬的周末(圣诞节前后),如2022考研初试时间为12月25日-27日,共三天,其中第三天为艺术类相关考生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一般而言,若无重大事故,考研初试时间不可能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第一天上午考政治8:30-11:30,下午考英语2:00-5:00,第二天和第三天考专业课,具体考试时长不定,一般为3-6小时。考试科目总分设置500分,英语政治各100分,两门专业各150分。这个与高考不同,是文化专业一起考的,没有时间差,所以要文化专业同时备考。
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概论24%,思想和中特理论30%,中国近现代史纲14%,思修与法基16%,形势政策与当代16%;题型包括单选16题*1分,多选17题*2分,材料分析题5题*10分,总分合计100分。
首先考研英语有两张试卷,英语一和英语二,英语一难度更大些;其次考研英语不考听力和口语,重点是阅读和写作部分;最后考试题型涵盖完形填空1篇*20题*0.5分,传统阅读理解4篇*5题*2分,阅读新题型1篇*5题*2分,英译汉1篇*5题*2分,应用文写作1篇*10分,短文写作1篇*20分(英语二考题英译汉1篇*1题*15分,短文写作1篇*15分)。
一般是每年2月中上旬,但是不固定,要参考当年春节假期来看,具体时间要看各省教育考试院的通知。最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初试成绩公布较晚,2020年考研成绩是从2月20日开始公布,2021年是从2月26日开始公布。
统考科目即英语和政治由招生院校当地教育考试院组织教师批改,不用怀疑,就为了保证公平,虽然你不一定在目标院校当地考试,但所有考生的试卷都是寄到招生单位当地教育考试院来统一批改的;校考科目专业课试卷,无论招生单位是否单独安排校考考场,所有试卷都是直接拿到招生单位,由院组织教师来统一批改登分并上报教育考试院的。
一般来说,艺术类全日制研究生无论学硕还是专硕,均为3年;非全日制研究生依照国家规定一般应适当延长修业年限,基准学制一般为4年。
其实这是无需担心的问题。虽然2014年研究生取消了公费,但各省市区都提高了资助标准,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学费过高,只要你读书好,奖助机会甚至比本科生工作工资高。学费:学硕一般是8000元/年,全日制专硕一般为10000元/年,非全日制学费较高,一般为20000元/年或更高。
整体全日制研究生学费其实一般没有本科收费高,但奖助学金会比本科多,如国家助学金:6000元/年,覆盖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000元/年,表现优秀的研究生,约占在校研究生2%左右;新生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各类校设奖学金;三助津贴: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一般每小时20元左右。
五位一体,专业,城市,院校,导师,梦想。(1)一般建议先确定意向专业;(2)研究生毕业后想工作的城市也是选定考研目标的重要参考,一般来说毕业后想留哪里读研最优选择当地;(3)根据选定好的区域或城市再选择报考院校,这个能结合权威的学科排名、报录比、分数线、考试难度要求、个人实力及偏好等,国内招收艺术类研究生的院校主要有专门的艺术院校、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等;(4)部分专门艺术院校导师,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尤其是顶尖名校;(5)最后是梦想,有些人高考失利,错失名校,考研想要考回来,这也是很多艺术生的逐梦路径。
从招生角度讲,一般来说,文化好专业较弱的更适合综合类院校,专业好文化较弱的更适合专门的艺术院校。
第一,考研绝大多数院校和专业都允许跨专业报考,毕竟这是二次高考的机会,当然是允许的。这里我们要对“专业”做个补充,我们这里讲的专业更多的是指一级学科或专业大类,也就是说你本科产品设计考研想考视传,其实都是设计学门类下的研究方向,从考研大类上来说这甚至都不算跨专业,真正的跨专业指的是跨学科大类,比如本科英语文学专业考研跨考服装设计专业,这个才是真正的跨专业。
跨考的话首先要看跨度多大,原本是什么专业,想要考什么专业。比如说你要考服装设计,肯定要对服装画(效果图、款式图等)以及服装面料款式图案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手绘能力。如果是非美术类你要跨考美术类,没有良好的美术基础(素描速写能力)的话难度就比较大了,这就需要你至少提前花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去准备,学习基础,花更多的时间来赶超别人了。当然了跨专业或学科考研成功的案例也很多,每年都有的,但能否是你,就要看你的付出、努力程度及针对性训练的效果了。
不要抱着哪个好考就考哪个的态度来准备考研,否则结果可能会很惨。其实不能笼统的说哪个专业好考,读研是追求自我发展和提升的一种选择,是给你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为了更深入地学习,开拓视野,规划职业,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也是在积累人脉为以后的工作做铺垫,假如你对某专业没有兴趣,非常功利的仅仅是为了毕业后找份工作,建议你不要读,好不好考只是相对的概念并不绝对,多数人认为好考的也许你看来很难,只有最合适的自己的性价比最高的院校和专业,没有最好的。关于就业也是如此,关键是结合你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今后职业发展的路径,能读一个与个人职业规划相吻的专业的确是更适合的选择。
因为名校机会更多,重点院校有很多一般院校不能够比拟和想象的优势,除了好的企业和公司招聘机会多之外,平台也会更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可以借很多力的。
所以,只要你能坚持住,保证英语政治,专业课打好基础,你就能挑战名校。另外这里指出的是,考不上名校的考生,如果过了国家线,能申请调剂到普通院校。所以我们一般认为,既然花费一样的时间与精力,既然都要面临就业的机会成本,考普通学校还有毕业后就业之忧,倒不如量力试着报考知名高校。实在不行可以调剂,同等条件下一般较普通学校会第一先考虑第一志愿报考名校的考生。
2017年底教育部官方公布了最新的第四次高校学科评估的排名情况,我们大家可以以此来作为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参考。除此之外,一流学科院校,有关专业大类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院校往往都学科实力优秀,值得报考的单位。
若干年前,经常会听到所谓的考研“水区、旱区”,现在这种观点已经很少听到了,因为现在考研学生已超400万,很多学校乃至西部地区的普通高校一志愿都有很多学生报考。当然,考生最热衷的地区,无非也还是北上广深杭、南京等东部发达地区,因为院校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开放程度、气候环境、就业机会等都是考生选择目标院校的重要参考。以在杭高校为例,不单单是浙江本地考生的热门选择,也是很多中西部高校考生的理想选择。
中国美院、浙江大学、浙江音乐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浙江财经大学等17所高校。
第一,很多院校是复试期间或录取后才双选导师的,少数艺术院校是初试选定导师的,所以不要以偏概全的,以为不认识导师就没机会,殊不知多数院校和专业的招生跟导师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毕竟也是中国特色。
第二,国美等顶尖院校是导师制,导师可能会有自己心仪的考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并不意味着他能够内定名额,导师单方面认可是不够的,还是一定要通过考试,文化课专业课一门都不能落下,跟其他考生其实是同一个起跑线,初试总分还得足够高才能进复试。导师是重要的,但绝对不能神化导师的作用,招生考试这个事情,很多时候导师起不了决定作用,当然名校导师也是希望招到优秀学生的,你以为名校导师缺那几个铜板吗,考试其实是看成绩和实力,每年都有很多不认识导师的考生凭实力一战考进名校的。
接上问,继续补充说明。绝大多数综合类高校不是导师制的院校,复试前你都不知道谁当年有资格带研究生,根本不用去找。导师制的院校,关于见导师的事情,也要看机会的,有机会能提前见下更好,但不是说只有见了导师认可了才有条件报考;当然,如果要有机会见,需要有所准备的,不能盲目,见了一定得留下好印象的,否则还不如不见;以往情况看,外校生不见导师考进的也是有的,导师都是喜欢专业水平高的,说到底还是看自己的实力和准备情况的;见导师的时间节点,初试前,初试后复试前都是可以的,以个人准备好为准。
与高考不同,考研是先报名填志愿再考试!且仅能填报唯一的学校唯一的专业方向。因为考研是精准的招生,不同院校专业方向校考的专业试题、考试要求、难度等均不同,需要先报名确定目标院校再参加考试。
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志愿。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合乎条件的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理论上可以,但不建议这样,因为这不是一个好方案。考研肯定是应届考机会成本最小的,不管怎么样今年也还是要尽心尽力去准备的,基础差的可以准备两年,但也得考两次,每次机会都不能浪费。第一年参加培训最有效,第二年自己有经验后可以视情况选择性参加。不要想着两年准备一次考试,这样的人很少的,这样的选择性价比很低。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因为毕竟时间有限,自己还是要有所取舍的。如果说现在已经坚定了考研的信念,并且目标院校和专业也很明确的话,个人还是建议能够脱产投入备考中来,一方面毕业后已经脱离学习状态比较久了,自己备考没有氛围,很难再次找到学习状态,另外一方面,如果工作大多白天的时间都要用来工作,晚上学习效率会比较低,长期以往自己也会吃不消的。当然,其实是考研竞争非常激烈,如考生基础较差实力一般,又没有投入充足精力与时间成本的情况下,能考上的可能性很小。
这个不一定的,确切的说只有少数艺术院校有资格会组织全国考生到招生单位统一考试,也就是说报考点唯一,其他绝大多数考生都是要在本科院校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参加初试考试的,以浙江省内高校为例,只有浙江大学和中国美院是初试报考点,其他高校都是要归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安排的。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了考研复试的重要性,尤其对于造型类的科目,初试无法开展写生科目考核,复试到招生单位做的写生专业考试就尤为重要。
完成报名之后,想要修改的话要注意,“招生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等关键信息是不能修改的,如果要改,只能重新注册填报并生成新的报名号,确认时以新的报名号为准。
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于初试前15天左右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前及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初试和复试均须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
教育部依据硕士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按门类划定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线所高校可自行划定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线.什么样的初试成绩有机会进入复试环节?
全国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础要求(俗称国家线)一般会在录取入学当年的3月份中旬公布。各校复试名单一般在国家线公布一周后陆续发布。近年来国家线年艺术类专业A类考生最低要求为公共课单科38分,专业课单科57分,总分346分。你不要看着低,考后才知道,这是相当于四门单科都有小分限制,总分也有最低要求,每个环节都可能出问题,要考上也绝非及格就行了,其实要求很高了。
国家线仅指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的最低要求,其概念类似高考的最低调挡线,因部分名校热门专业竞争激烈,单科和总分通过国家线并不代表一定能进入复试,不能以国家线作为备考分数目标和要求。初试的总成绩也会计入录取的综合分,初试单科和总分都过线的情况下,总分当然也是越高越好。
复试一般采取差额形式,对符合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根据各研究方向初试成绩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按招生计划1:1.2~1:2比例确定复试名单;如遇末位同分者,则均可参加复试;退役士兵专项计划单列;院校会结合各方向生源等情况对计划名额进行适当调整,往年各研究方向最终录取名额不一定会与招生简章计划数完全一致。
复试工作由招生单位负责,在招生单位做,复试时间一般在3-4月份。具体时间、地点由招生单位确定。
复试是考生在通过初试的基础上,对考生业务水平和实际能力的进一步考察。考核内容、方式、目标和形式各校不完全一样,但主要是三大块内容有导师(组)综合面试、专业课复试和外语听力口语测试等。请看清楚,这几块中导师作用较大的也只有综合面试环节,其他两块也是卷面考核的,所以导师也并不能完全说了算。同等学力考生还要在复试中进行加试。
各招生单位规定不同,并没有统一规定和要求,具体要看各招生单位要求。一般来说,如若院校没有明确规定,如果本科阶段或备考期间有好的相关材料最好能提供,这样让导师在复试面试中快速加深对你的了解认识。
多对一面试一般每人5-10分钟时间。综合面试环节普遍的问题:自我介绍;读研期间想要从事的研究方向;对导师、工作室、报考专业方向的了解理解;最近在读的艺术方面的书籍或近期看过的展览;本科毕业创作的思路;关于美术史或设计史相关的一些问题等。
初试成绩不仅有用,而且很重要。大多数院校复试在考研中的权重为50%上下,即初试总成绩和复试总成绩各占50%左右的比例,加权后相加得出综合分,录取名单按照综合分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当然,复试的各单项和总分也须满足院校基本要求才有资格参与综合分排名,体检和资格审核检查亦须合格。
对于达到国家进入复试分数线要求,但由于报考的招生单位计划限制而不能够达到招生单位复试要求或复试后不能录取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从国家线日)可登录研招网填写调剂志愿,并通过调剂单位的复试后,被调剂单位录取。
所有调剂考生一定要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未通过该系统调剂录取的考生一律无效。每位考生可填报三个调剂平行志愿。提交后的调剂志愿在36小时内不允许修改(三个志愿单独计时)。考生提交调剂志愿后,要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看志愿状态和招生单位的复试通知。
调剂一般方式有校内调剂、校外调剂、跨专业调剂、全日制调至非全、学硕调专硕等方式。不一定只能调剂本专业,具体要看招生专业代码和咨询拟调剂院校规定,如报考专业和拟调剂专业代码均为135108艺术设计,则一般是视传、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都可以互相调剂的。
网上渠道、电话渠道、人情渠道(有些挂网时间较短);考研调剂三要素:没有被录取才能被调剂,过了国家线才能被调剂,目标院校专业有调剂名额才能被调剂。
总体来说,二者命题思路、基础词汇、选拔功能一样,只是在难度和测试要点上略有区别,英语二难度略低于英语一。反映在分数上,一般认为如果英语一能考50分,那英语二就能考60分,抛开题型差异,一般认为英语二的难度与英语六级相当。
考研英语是四六级的升级版,英语四级或者六级没过并不影响考研,考研报名条件也对四六级无具体实际的要求,只是三四级没过的话学习考研英语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吃力。对某些有保研希望的同学来讲,四六级成绩对你很重要,绝大多数学校的保研条件都有四六级的要求。
从功能性上来讲,四六级属于水平测试,不设置通过率,而考研英语是选拔性考试,要求更高;从题型设置来看,四六级主要考察听力和阅读,而考研英语没有听力,主要是阅读和写作;第三是两者测试的重点不同,四六级侧重于速度,例如四六级中一篇阅读理解要求10分钟完成,而且有专门测试阅读速度的长篇阅读。而考研英语侧重于理解的精确,例如考研英语中一篇阅读理解给的解题时间是18到20分钟,足足比四六级多了一倍,这一倍的时间不是白给的,是考察我们阅读的“精确性”的。
因为各个艺术院校考试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建议要提早选好备考学校,这样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合理的做好复习计划。大部分艺术院校更注重专业基础和动手能力的考察,所以功夫在平时,只有在日常学习中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才能在临考时显得得心应手,考场上能有稳定的发挥。
记单词无非两个方法最王道:一是吐血般的反复背,二是通过阅读在语境中背!其他背词方法如词根词缀法、故事联想法、玩游戏记单词等,很多,去找一款对自己最合适的喜欢的坚持就好!
第二,关于词汇书,不建议用正序版的词汇大全,一般建议基础薄弱的艺术生先从高考词汇(3500个)过渡到四级词汇(4200个),最后是考研词汇(5500个),考研英语的2000多个基础词汇跟高考和四级词汇都是重复的,到后面真正考研核心高频的词汇只有1000多个,我们说学习是要有层级的,需要由浅入深的过程。
文化课教育部只会发布考试大纲,不指定参考书,专业课各院校一般会指定部分参考教材。无论文化课还是专业课,最重要的永远是真题,政治除大纲、大纲解析外,肖八、肖四等是学生必备的;英语参考书市面上也有很多,黄皮书和西北大学出版的考研1号也可以借鉴;专业课还有很多手绘实践科目,院校也不会特意指定参考书和高分卷。
当然,市面上看到的参考书绝大多数都不是专门针对艺术生,这样一个时间段考生要自己甄别,找到专门针对艺术生的成套的体系化的教材和专业高分卷,这样能大幅度的提升复习效率及针对性备考。
每年9月份各招生单位会公布该年考研招生简章及拟招生专业方向、人数、导师专业等详情信息。招简及专业目录很重要,你一定要看仔细了,所有院校招生的相关信息,这是最基础的蓝本参考。
网络,报考院校官方网站、研招网、公众号、考研论坛等,能获取部分官方和民间信息,真伪需要你辨识分析,不能盲目相信。人脉,通过种种渠道联系导师或师兄师姐,他们的指导经历和经验教训会给你直接的帮助。当然,前提是你能找到合适的人并高效沟通。机构,专业的培训机构掌握一手大量信息,每年考上的学生多出自机构,联系这样的专业机构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掌握权威资讯。
作为艺术生,英语过线并高分是有很大困难的,一定要引起格外的重视,尤其是对那些跨校的同学,别一味在专业上投入时间而忽视英语,因为你要总分足够高才有机会。英语重要的是真题,再强调一遍,真题!!!一个一个的单词去阅读,小学语文怎么学,就怎样去做线.刚决定考研后基础阶段如何做英语题呢?
阅读理解必须从词汇开始的,做阅读理解既是检测词汇背诵效果的良好方式,也是在语境中记单词的最佳方式。开始阅读题目训练的线年以前的线年的考研真题,一定别做模拟题。这里必须要格外注意:考研英语更多考察的是深度问题,所有做题一定是高质量的真题,要的是质,别贪图刷题数量,要反复做,第一遍做真题并做全文翻译,当然艺术生一般都需要先查生词,做题目的时候要分析每一个选项正确或错误的原因,并一定要在文章中找出对应的地方。每篇文章及每一段最好都能找出主旨句。第二遍做真题,在阅读中背单词、短语和长难句,加强记忆。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能把线遍的话,就能较好掌握包括词汇和语法的基本功,为暑期的强化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专业课真题是用来研究,不是用来做的。研究对象,考点有哪些、考点重要程度排序、考点出题类型(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手绘题)、考点出题风格(重基础、重应用、重能力、重延伸扩展)......高频考点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
英语一:小作文15m—大作文35m—阅读A80m—阅读B20m—翻译15m—完形15m
政治这个学科很微妙,需要艺术生特别认认真真地对待,一定不可以忽视,因为大家英语基础都相对薄弱,文化课拉分的话很多就在政治上。当然政治也必然不是一个短时间内能获取高分的科目。政治80分以上的神人们,都是把大纲解析和1000题等资料刷了3遍以上的。对艺术生来讲,如果时间允许,建议暑期全面开始第一轮复习,该轮复习时全面学习教材,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部分,理清知识脉络,把握各个章节、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知识框架,为政治获得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做题的话题目选择一定是考察各章节知识点的选择题。
这个问题其实报辅导班有没有效果。首先辅导班肯定是有用的,考研辅导班的内部资料、针对性教学和集体氛围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些并不是找学长学姐打听下听几节技巧性的网课就行的,考上研的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参加过系统培训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奥运会高水平运动员都有高水平的教练,而不是自己在家里训练,这是社会化分工,高水平的教练员能够让运动员快速提升成绩,少走弯路,提供高质量的指导,再加上运动员的刻苦训练。
艺术生选择考研辅导课程,一定要看清课程是否适用。市面上考研机构有很多,线上的网课也十分多,鱼龙混杂,只教授英语政治等文化课的机构最多,但绝大多数并不是专门针对艺术生教学的,有少量的机构可提供艺术专业课培训。
这个时候选择很重要,线上现在有很多资源,甚至是免费的资源,给你造成了知识随用随取的假象,但事实上重要的不是笔记知识或资源本身,而是你充分吸收消化的内容才真正属于自身个人;更甚者讲到:网上到处都是免费课程,没有必要报班,只需要买点题做做就可以了……,白岩松曾诠释过什么是免费的“免费的就是最贵的,它拿走了你的时间,却不一定可以帮你提升”。不知道你能不能看懂,我们常说适合网课的有特定人群,一般的艺术生还是推荐线下面授为主,你要找到可以完整帮助你提供择校择专业、目标选定、备考计划、报考咨询、志愿填报、复试指导、调剂咨询等相关咨询指导的品牌机构。考研最大的成本不是金钱,而是时间,一年只有一次机会,选择要慎重!
第一,能不能用日语考,关键看各校招生专业目录的规定,目前已知只有少部分院校及专业可以用日语替代英语考试,但限定英语科目和英语考生依然是绝对主流;第二,对日语有兴趣,其他科目都不错,唯独英语差,差到只有初中水平以下的,经济允许情况下可用日语考研;第三,对日语没兴趣的,抱着日语敲门砖的心态,纯粹抱着逃避英语心态的考生,并不适合用日语考,毕竟你考上后还有大量的各类资格考试和升学考试都要用英语的,仅仅为了考试去学日语的话,考上了读书求学也会很痛苦的;最后,一旦选定用日语考,那就要有心理上的准备,万一考试不理想不能顺利进入目标院校涉及到调剂的话,就会非常受限,因为教育部规定调剂考生的统考科目必须与招生单位要求一致,而目前允许用日语替代英语的院校和专业相对较少,选择面会很小。
初试不过有几种情况,第一文化分单科不过线但总分过线,理论上有破格录取的机会,但仅仅是理论上的可能性,极少数院校如浙大单科不够可以用总分补;第二,初试过国家线但未过院校线,如果想一年走就要尽早着手调剂了;第三,初试单科或总分未过二区国家线分的线,那么今年考试结束,准备找工作或二战即可;第四,初试过国家线和院校线进入复试,但复试失利,这样的一种情况理论上在4月30日前还可以调剂本校其他专业、其他缺额院校等,认真参加对应复试,仍存在被录取的可能,不要灰心。
听说就是听说,肯定不准确。教育部规定,要求各校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允许超出总招生数的50%,但从42所双一流高校看,部分专业推免比例甚至超过70%,这类院校的代表就是极少数的综合性的重点高校,如浙大等,其他院校如专门的艺术院校因整体招生规模较小,推免生比例很小,留给统考的名额较多,比如中国美院2021年招生计划共近800人,实际推免70余人,占比仅10%,且简章发布的招生数均不含推免。其实浙江省内院校推免人数问题仅考虑浙大、宁大、浙工大即可,其他院校均无需参考。
低年级备考先从英语和专业着手。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建议还是不要间断,能先备考三四六级维持热度也是不错的选择,绝对不能认为英语最后押题套模板就行了,专业如果有确定的方向和院校可以先看些推荐的理论教材,手绘科目要平时要有意识多画多练多搜集素材。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这个时代机会很多,就看你想做什么。假如未来还没有想好做什么,考研究生不妨也是一个选项。我们不说考研能改变命运,但无论是为自己兴趣发展,还是未来就业,亦或者为学历镀金改变本科学校背景出身等,这些考研都是可以给你的。
利用读研的三到四年时间把专业基础打扎实一点,规划一下一辈子大概想为什么而为之奋斗才觉得无悔今生;我们不说得那么高深,也就是做点舒坦而又可以养活自己的事吧。面对社会竞争,面临疫情下严峻的就业形势,你得好好想想自己的处境,也就是自己所处专业的优劣,个人的长处与短处。
优塔教育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和复试都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初试是资格赛,复试定结果。
从近年报考人数和复试分数线上来说,考研的确是越来越难的趋势,因为就业大环境不利,大量应届生及二战、在职人员加入考研队伍,总的来说,400多万的考生中选拔近100万的统招录取名额,看起来整体难度不会很大,但最终的原因还是报考冷热不均,绝大多数考生大部分会选择报考江浙沪地区热门院校或重点院校或知名院校,这些院校的报录比基本都是在10:1左右,复试分数线慢慢的升高,还是有相当难度的,并且某些你一志愿报考看不上的院校,调剂的时候也有一定可能会经历“百般折磨”。
从竞争上来说,一般认为考研没有高考难度大。以中国美院为例,2020年考研报名近4000人,统招录取700多人,这个报录比比高考容易太多了。大家一般认为考研难,优塔教育认为根本原因有,(1)难在选择比较适合的目标。是否要换专业或改行,如何抉择学校、专业和导师,是家长意志还是学生成长后自己的选择等,都是考验;(2)考研是精准的考试,先选定院校报考再考试,只能报考唯一研招单位及专业方向,每个院校专业考试内容要求都不同,招生名额较少,要求针对性极强;(3)考研不是大学的必选项,不像高中的唯一目标就是高考考入好大学,但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并不是考研,所以你要自己规划安排时间来备考,这是你自己的事情;(4)考研备考周期长,文化专业同时考,孤军奋战,没有研友和团队,极容易放弃;(5)考研有复试的面试环节,不单单是笔试考核;(6)考研是全国统考的招生,没有区域限制或地方保护政策。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可以边工作边就读。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差异在于毕业证书不同,非全日制毕业所获得的毕业证书标有“非全日制”字样,学习时间相对灵活,部分课程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一般不享受奖助学金等。学费、基准学制、档案存放、学习计划安排等方面与全日制存在一定差别。但非全与全日制两者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两者培养方案相同,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两者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原来大家俗称的“在职研究生”不是一回事,含金量也有很大不同。
非全日制研究生设立主要是针对社会在职考生群体的,一般报考需提供在职证明,录取前要与企业、招生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故一般原则上不接受应届生报考非全日制。应届生是否能报考或顺利调剂非全日制要结合当年国家政策、招生院校规定来看,没明确答案,但每年都有少部分应届生报考并成功录取非全的案例。
这是我们的祖国按学位性质,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不一样对研究生进行的分类。学术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一般考英语一;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职业型的高层次人才。专业学位按照“类别”授予,学位证书注明专业学位。一般考英语二。两者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全日制培养方式下的两种学位类型均可申请奖助学金;应届生均可正常报考;都可正常考博读博。
一般来讲,专硕考英语二,比学硕英语一相对难度略低些;专业考试内容来说要根据院校规定来看,有些院校专硕和学硕专业考试科目内容完全相同。国家招生计划和院校名额的角度来讲,专硕的招生计划名额更多;一般保研指标以学硕居多,且多数推免生也更倾向学硕;而绝大多数艺术生都是更喜欢创作和实践。故能够正常的看到的是一般专硕招生人数更多,但报考人数也更多,竞争也相对更大。
推荐免试也即是俗称的“保研”,这是部分高等学校按教育部规定推荐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确认其免初试资格,由招生单位做复试的选拔方式。想要成功保研,需要具体几个基本要素:本科院校有推免资格(多数二本和所有三本院校无此资格);应届生;个人品学兼优;专业和英语成绩好,绩点排名靠前;参加过招生单位夏令营(部分重点综合类院校会有此要求)。保研成功后不得再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当年的统考,否则会取消推免录取资格。
没有冲突,保研是在每年10月中旬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公示的,而考研是在每年10月25日之前完成网上报名的。也就是说保研没有成功的同学还是可以正常参加当年考研考试的,并且因为保研申请一般是在大四上学期9月份前后开始并确认资格的,这一段时间太晚,哪怕真的可能会有保研资格的同学也不能等到这样一个时间段再打算,正常都是最晚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考研的,到保研的时间节点可以两手准备,但一定不是到9月份才着手准备的。
没有的,与高考不同,考研的性质是全国统考,每个招生院校均不设立分省招生计划,所有考生均需参加统一时间在招生单位及报考点规定地点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同上文,考研没有分省招生计划,分数线当然也不是每个省单独划定的,而是根据要求全国统一划定的,也就是俗称的“国家线所重点综合类院校为自划线(自行划定考研分数线)外,其他院校均需参考国家线,换言之各院校录取分数要求不能低于国家线,在此基础之上,能够准确的通过院校真实的情况等适当调高分数线。
国家线是根据地区划分的,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的国家线与其他省市不同,一般单科会低3分,总分会低10分。需要提醒的是该划分不是以考生所在地划分的,而是以考生目标院校所在地划分的。
这就涉及到学科门类的概念。绝大多数院校学硕都实行按一级学科招生,按一级学科发证的政策。学硕艺术学门类下设5个一级学科,分别为艺术学理论(1301)、音乐与舞蹈学(1302)、戏剧与影视学(1303)、美术学(1304)和设计学(1305),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跟艺术类专业有关的一级学科,如教育学(0401)、建筑学(0813)等。专硕相关的学位类别主要有艺术(1351)、教育(0451)、文物与博物馆(0651)、建筑学(0851)、风景园林(0953)等。如2021年报考中国美院建筑学院,若报考135108艺术设计方向,则最低要求为文化38/总分346,若报考095300风景园林方向,则最低要求为文化33/总分252。
第二种情况是专项计划,如退役士兵等,因该计划数单列,故与其他考生执行不同的录取分数线.考研流程时间轴?
8月份教育部公布考试大纲,9月份招生院校公布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9月底应届生网上预报名,10月中下旬所有考生网上正式报名,11月上旬报名信息确认审核,12月中旬研招网打印准考证,12月下旬周末初试考试,2月中上旬查询初试成绩,3月中旬国家线月中下旬招生单位公布复试名单并组织复试,3月下旬研招网调剂系统开放,4月底调剂系统关闭复试流程结束,5月拟录取名单公示,6月政审调档及发放录取通知书等,9月入学读研。
是的,任何考生报考本校都有相对优势,主要在于院校情况及导师相对熟悉了解,信息较对称,心态上没有外校生那么慌,但这个优势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初试,毕竟考研是公平的全国性统考,文化课也是全国统一命题,专业命题也是严谨的,本校老师也不得对外透露有关信息更不能组织培训,甚至很多本校生也都是要在校外参加相关培训才能考上的,所以这个优势基本上可忽略的,关键还是看考生水平和最后的分数。当然,如果是保研的话,因为不需第一轮初试直接审核后第二轮复试,本校生一般都是压倒性的优势,考研还真不一定。以中国美院为例,近两年官方数据,外校生和本校生考进的比例近1:1,甚至2021年外校生考入的人数已超过本校生,记住越是名校越公平。
一般来讲,越是好的学校,考试相对越公平,歧视也越少。绝大多数的导师还是比较公平的,不会戴有色眼镜看学生的,他们主要会以你的考试成绩和专业能力作为评判标准。只要你把考试考好就行了,所谓的学历这些真的都是次要的,并且你担心这些也没有啥用,完全是灭自己威风。初试肯定是看分数,复试的时候老师肯定会关注一下考生背景信息的。要考进就要求你初试尽可能考高分,排名越靠前越好,如果初试过了一定要好好准备复试。话说回来,只要招生单位没有明确限制,成教院和专科等同等学力考生每年也都有考进的。
本科的成绩保研看重,考研并不看重。考研看重的是你初试考试发挥出的文化专业实力,以及进入复试之后你的发挥。本科成绩优秀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当然,对于统招本科生来说,你本科成绩可以一般,但一定要能够顺利毕业,毕业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每个考生基础不同,目标院校专业不同,单位时间效率不同,偏科程度不同,学习环境氛围不同,毕业实习和创作时间安排不同,能够开展全身心备考的时间段不同等等不一而论。
一般来讲,现在考研人数众多,尤其是热门院校竞争已经白热化了,所以再早开始准备也不为过。如果你已经大三,那现在开始就是最好的时间,如果你大一或大二有寒暑假想提前准备,那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每年都有一批目标明确的大一大二同学寒暑假提前参加集训。无论如何最少最少要给自己留8个月全身心备考的时间,这是一定不能少的,完整经历基础、强化、冲刺、模考等阶段方才能胸有成竹决胜考研。
可以的,官方的报名条件对学位证没有要求的,甚至有很多专科、自考本科、成教本科等考研成功的考生都是没有学位证。当然,不排除少数院校有特别的条件提供学位证的,这个在选定目标之处都是可以询问清楚的,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院校是不会允许你报考的。
小白家长经常会问的问题。正常的情况下,考研最早可以报考的阶段是大四上学期,报名初试等都是在大四上学期元旦前结束,复试在春节后大四下学期进行,最后确定录取的,6月份毕业后还有个暑假,完了9月份入学读研,考研失利的不影响找工作就业或继续二战考研。考研的机会每年只有一次,毕业后每年都可以正常报考的,且对报考次数和年龄没有限制的。
指未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但是业务水平达到了本科毕业生水平的生源,也就没有本科毕业证书的考生,属于同等学力考生,一般包含各种专科毕业生和普通本科结业生等。
接上,专科生属于同等学力考生的一种。国家政策规定同等学力考生在毕业后可以报考研究生考试,但自毕业到考研考上入学满2年即可,也就是说应届专科生不能正常报考,往届生可以报考(如2021年6月毕业,则可以正常参加23考研,即2022年10月报名,考上后2023年9月份入学)。专科生考研与本科生考研的不同在于复试的时候需要加试专业,该加试部分一般不计入总成绩,但需要合格。部分院校会对专科生考研提出更具体实际的要求,如通过英语四级、本科主干课程成绩单等,也有些院校和专业接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的报考等,这一些都会在各校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中注明。
共四门: 两门统考公共课即政治和英语,这两门都是教育部统一命题的全国统考,两门校考专业课,艺术类专业课都是非统考专业课,均由各高校自主命题,不同院校的考试内容、考察方式、侧重点、要求有很大不同,多数院校一般专业一为专业理论考题,专业二为实践考题,有些艺术类院校如中国美院一般为实践类方向初试两门实践科目不考理论,纯理论类方向初试两门理论考题,均不考数学!
研究生初试日期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从2015年开始每年的考研初试时间都是12月下旬的周末(圣诞节前后),如2022考研初试时间为12月25日-27日,共三天,其中第三天为艺术类相关考生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一般而言,若无重大事故,考研初试时间不可能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第一天上午考政治8:30-11:30,下午考英语2:00-5:00,第二天和第三天考专业课,具体考试时长不定,一般为3-6小时。考试科目总分设置500分,英语政治各100分,两门专业各150分。这个与高考不同,是文化专业一起考的,没有时间差,所以要文化专业同时备考。
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概论24%,思想和中特理论30%,中国近现代史纲14%,思修与法基16%,形势政策与当代16%;题型包括单选16题*1分,多选17题*2分,材料分析题5题*10分,总分合计100分。
首先考研英语有两张试卷,英语一和英语二,英语一难度更大些;其次考研英语不考听力和口语,重点是阅读和写作部分;最后考试题型涵盖完形填空1篇*20题*0.5分,传统阅读理解4篇*5题*2分,阅读新题型1篇*5题*2分,英译汉1篇*5题*2分,应用文写作1篇*10分,短文写作1篇*20分(英语二考题英译汉1篇*1题*15分,短文写作1篇*15分)。
一般是每年2月中上旬,但是不固定,要参考当年春节假期来看,具体时间要看各省教育考试院的通知。最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初试成绩公布较晚,2020年考研成绩是从2月20日开始公布,2021年是从2月26日开始公布。
统考科目即英语和政治由招生院校当地教育考试院组织教师批改,不用怀疑,就为了保证公平,虽然你不一定在目标院校当地考试,但所有考生的试卷都是寄到招生单位当地教育考试院来统一批改的;校考科目专业课试卷,无论招生单位是否单独安排校考考场,所有试卷都是直接拿到招生单位,由院组织教师来统一批改登分并上报教育考试院的。
一般来说,艺术类全日制研究生无论学硕还是专硕,均为3年;非全日制研究生依照国家规定一般应适当延长修业年限,基准学制一般为4年。
其实这是无需担心的问题。虽然2014年研究生取消了公费,但各省市区都提高了资助标准,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学费过高,只要你读书好,奖助机会甚至比本科生工作工资高。学费:学硕一般是8000元/年,全日制专硕一般为10000元/年,非全日制学费较高,一般为20000元/年或更高。
整体全日制研究生学费其实一般没有本科收费高,但奖助学金会比本科多,如国家助学金:6000元/年,覆盖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000元/年,表现优秀的研究生,约占在校研究生2%左右;新生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各类校设奖学金;三助津贴: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一般每小时20元左右。
五位一体,专业,城市,院校,导师,梦想。(1)一般建议先确定意向专业;(2)研究生毕业后想工作的城市也是选定考研目标的重要参考,一般来说毕业后想留哪里读研最优选择当地;(3)根据选定好的区域或城市再选择报考院校,这个能结合权威的学科排名、报录比、分数线、考试难度要求、个人实力及偏好等,国内招收艺术类研究生的院校主要有专门的艺术院校、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等;(4)部分专门艺术院校导师,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尤其是顶尖名校;(5)最后是梦想,有些人高考失利,错失名校,考研想要考回来,这也是很多艺术生的逐梦路径。
从招生角度讲,一般来说,文化好专业较弱的更适合综合类院校,专业好文化较弱的更适合专门的艺术院校。
第一,考研绝大多数院校和专业都允许跨专业报考,毕竟这是二次高考的机会,当然是允许的。这里我们要对“专业”做个补充,我们这里讲的专业更多的是指一级学科或专业大类,也就是说你本科产品设计考研想考视传,其实都是设计学门类下的研究方向,从考研大类上来说这甚至都不算跨专业,真正的跨专业指的是跨学科大类,比如本科英语文学专业考研跨考服装设计专业,这个才是真正的跨专业。
跨考的话首先要看跨度多大,原本是什么专业,想要考什么专业。比如说你要考服装设计,肯定要对服装画(效果图、款式图等)以及服装面料款式图案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手绘能力。如果是非美术类你要跨考美术类,没有良好的美术基础(素描速写能力)的话难度就比较大了,这就需要你至少提前花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去准备,学习基础,花更多的时间来赶超别人了。当然了跨专业或学科考研成功的案例也很多,每年都有的,但能否是你,就要看你的付出、努力程度及针对性训练的效果了。
不要抱着哪个好考就考哪个的态度来准备考研,否则结果可能会很惨。其实不能笼统的说哪个专业好考,读研是追求自我发展和提升的一种选择,是给你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为了更深入地学习,开拓视野,规划职业,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也是在积累人脉为以后的工作做铺垫,假如你对某专业没有兴趣,非常功利的仅仅是为了毕业后找份工作,建议你不要读,好不好考只是相对的概念并不绝对,多数人认为好考的也许你看来很难,只有最合适的自己的性价比最高的院校和专业,没有最好的。关于就业也是如此,关键是结合你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今后职业发展的路径,能读一个与个人职业规划相吻的专业的确是更适合的选择。
因为名校机会更多,重点院校有很多一般院校不能够比拟和想象的优势,除了好的企业和公司招聘机会多之外,平台也会更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可以借很多力的。
所以,只要你能坚持住,保证英语政治,专业课打好基础,你就能挑战名校。另外这里指出的是,考不上名校的考生,如果过了国家线,能申请调剂到普通院校。所以我们一般认为,既然花费一样的时间与精力,既然都要面临就业的机会成本,考普通学校还有毕业后就业之忧,倒不如量力试着报考知名高校。实在不行可以调剂,同等条件下一般较普通学校会第一先考虑第一志愿报考名校的考生。
2017年底教育部官方公布了最新的第四次高校学科评估的排名情况,我们大家可以以此来作为择校择专业的一个参考。除此之外,一流学科院校,有关专业大类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院校往往都学科实力优秀,值得报考的单位。
若干年前,经常会听到所谓的考研“水区、旱区”,现在这种观点已经很少听到了,因为现在考研学生已超400万,很多学校乃至西部地区的普通高校一志愿都有很多学生报考。当然,考生最热衷的地区,无非也还是北上广深杭、南京等东部发达地区,因为院校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开放程度、气候环境、就业机会等都是考生选择目标院校的重要参考。以在杭高校为例,不单单是浙江本地考生的热门选择,也是很多中西部高校考生的理想选择。
中国美院、浙江大学、浙江音乐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浙江财经大学等17所高校。
第一,很多院校是复试期间或录取后才双选导师的,少数艺术院校是初试选定导师的,所以不要以偏概全的,以为不认识导师就没机会,殊不知多数院校和专业的招生跟导师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毕竟也是中国特色。
第二,国美等顶尖院校是导师制,导师可能会有自己心仪的考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并不意味着他能够内定名额,导师单方面认可是不够的,还是一定要通过考试,文化课专业课一门都不能落下,跟其他考生其实是同一个起跑线,初试总分还得足够高才能进复试。导师是重要的,但绝对不能神化导师的作用,招生考试这个事情,很多时候导师起不了决定作用,当然名校导师也是希望招到优秀学生的,你以为名校导师缺那几个铜板吗,考试其实是看成绩和实力,每年都有很多不认识导师的考生凭实力一战考进名校的。
接上问,继续补充说明。绝大多数综合类高校不是导师制的院校,复试前你都不知道谁当年有资格带研究生,根本不用去找。导师制的院校,关于见导师的事情,也要看机会的,有机会能提前见下更好,但不是说只有见了导师认可了才有条件报考;当然,如果要有机会见,需要有所准备的,不能盲目,见了一定得留下好印象的,否则还不如不见;以往情况看,外校生不见导师考进的也是有的,导师都是喜欢专业水平高的,说到底还是看自己的实力和准备情况的;见导师的时间节点,初试前,初试后复试前都是可以的,以个人准备好为准。
与高考不同,考研是先报名填志愿再考试!且仅能填报唯一的学校唯一的专业方向。因为考研是精准的招生,不同院校专业方向校考的专业试题、考试要求、难度等均不同,需要先报名确定目标院校再参加考试。
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志愿。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合乎条件的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理论上可以,但不建议这样,因为这不是一个好方案。考研肯定是应届考机会成本最小的,不管怎么样今年也还是要尽心尽力去准备的,基础差的可以准备两年,但也得考两次,每次机会都不能浪费。第一年参加培训最有效,第二年自己有经验后可以视情况选择性参加。不要想着两年准备一次考试,这样的人很少的,这样的选择性价比很低。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因为毕竟时间有限,自己还是要有所取舍的。如果说现在已经坚定了考研的信念,并且目标院校和专业也很明确的话,个人还是建议能够脱产投入备考中来,一方面毕业后已经脱离学习状态比较久了,自己备考没有氛围,很难再次找到学习状态,另外一方面,如果工作大多白天的时间都要用来工作,晚上学习效率会比较低,长期以往自己也会吃不消的。当然,其实是考研竞争非常激烈,如考生基础较差实力一般,又没有投入充足精力与时间成本的情况下,能考上的可能性很小。
这个不一定的,确切的说只有少数艺术院校有资格会组织全国考生到招生单位统一考试,也就是说报考点唯一,其他绝大多数考生都是要在本科院校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参加初试考试的,以浙江省内高校为例,只有浙江大学和中国美院是初试报考点,其他高校都是要归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安排的。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了考研复试的重要性,尤其对于造型类的科目,初试无法开展写生科目考核,复试到招生单位做的写生专业考试就尤为重要。
完成报名之后,想要修改的话要注意,“招生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等关键信息是不能修改的,如果要改,只能重新注册填报并生成新的报名号,确认时以新的报名号为准。
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于初试前15天左右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前及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初试和复试均须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
教育部依据硕士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按门类划定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线所高校可自行划定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线.什么样的初试成绩有机会进入复试环节?
全国艺术类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础要求(俗称国家线)一般会在录取入学当年的3月份中旬公布。各校复试名单一般在国家线公布一周后陆续发布。近年来国家线年艺术类专业A类考生最低要求为公共课单科38分,专业课单科57分,总分346分。你不要看着低,考后才知道,这是相当于四门单科都有小分限制,总分也有最低要求,每个环节都可能出问题,要考上也绝非及格就行了,其实要求很高了。
国家线仅指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的最低要求,其概念类似高考的最低调挡线,因部分名校热门专业竞争激烈,单科和总分通过国家线并不代表一定能进入复试,不能以国家线作为备考分数目标和要求。初试的总成绩也会计入录取的综合分,初试单科和总分都过线的情况下,总分当然也是越高越好。
复试一般采取差额形式,对符合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根据各研究方向初试成绩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按招生计划1:1.2~1:2比例确定复试名单;如遇末位同分者,则均可参加复试;退役士兵专项计划单列;院校会结合各方向生源等情况对计划名额进行适当调整,往年各研究方向最终录取名额不一定会与招生简章计划数完全一致。
复试工作由招生单位负责,在招生单位做,复试时间一般在3-4月份。具体时间、地点由招生单位确定。
复试是考生在通过初试的基础上,对考生业务水平和实际能力的进一步考察。考核内容、方式、目标和形式各校不完全一样,但主要是三大块内容有导师(组)综合面试、专业课复试和外语听力口语测试等。请看清楚,这几块中导师作用较大的也只有综合面试环节,其他两块也是卷面考核的,所以导师也并不能完全说了算。同等学力考生还要在复试中进行加试。
各招生单位规定不同,并没有统一规定和要求,具体要看各招生单位要求。一般来说,如若院校没有明确规定,如果本科阶段或备考期间有好的相关材料最好能提供,这样让导师在复试面试中快速加深对你的了解认识。
多对一面试一般每人5-10分钟时间。综合面试环节普遍的问题:自我介绍;读研期间想要从事的研究方向;对导师、工作室、报考专业方向的了解理解;最近在读的艺术方面的书籍或近期看过的展览;本科毕业创作的思路;关于美术史或设计史相关的一些问题等。
初试成绩不仅有用,而且很重要。大多数院校复试在考研中的权重为50%上下,即初试总成绩和复试总成绩各占50%左右的比例,加权后相加得出综合分,录取名单按照综合分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当然,复试的各单项和总分也须满足院校基本要求才有资格参与综合分排名,体检和资格审核检查亦须合格。
对于达到国家进入复试分数线要求,但由于报考的招生单位计划限制而不能够达到招生单位复试要求或复试后不能录取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从国家线日)可登录研招网填写调剂志愿,并通过调剂单位的复试后,被调剂单位录取。
所有调剂考生一定要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未通过该系统调剂录取的考生一律无效。每位考生可填报三个调剂平行志愿。提交后的调剂志愿在36小时内不允许修改(三个志愿单独计时)。考生提交调剂志愿后,要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看志愿状态和招生单位的复试通知。
调剂一般方式有校内调剂、校外调剂、跨专业调剂、全日制调至非全、学硕调专硕等方式。不一定只能调剂本专业,具体要看招生专业代码和咨询拟调剂院校规定,如报考专业和拟调剂专业代码均为135108艺术设计,则一般是视传、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都可以互相调剂的。
网上渠道、电话渠道、人情渠道(有些挂网时间较短);考研调剂三要素:没有被录取才能被调剂,过了国家线才能被调剂,目标院校专业有调剂名额才能被调剂。
总体来说,二者命题思路、基础词汇、选拔功能一样,只是在难度和测试要点上略有区别,英语二难度略低于英语一。反映在分数上,一般认为如果英语一能考50分,那英语二就能考60分,抛开题型差异,一般认为英语二的难度与英语六级相当。
考研英语是四六级的升级版,英语四级或者六级没过并不影响考研,考研报名条件也对四六级无具体实际的要求,只是三四级没过的话学习考研英语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吃力。对某些有保研希望的同学来讲,四六级成绩对你很重要,绝大多数学校的保研条件都有四六级的要求。
从功能性上来讲,四六级属于水平测试,不设置通过率,而考研英语是选拔性考试,要求更高;从题型设置来看,四六级主要考察听力和阅读,而考研英语没有听力,主要是阅读和写作;第三是两者测试的重点不同,四六级侧重于速度,例如四六级中一篇阅读理解要求10分钟完成,而且有专门测试阅读速度的长篇阅读。而考研英语侧重于理解的精确,例如考研英语中一篇阅读理解给的解题时间是18到20分钟,足足比四六级多了一倍,这一倍的时间不是白给的,是考察我们阅读的“精确性”的。
因为各个艺术院校考试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建议要提早选好备考学校,这样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合理的做好复习计划。大部分艺术院校更注重专业基础和动手能力的考察,所以功夫在平时,只有在日常学习中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才能在临考时显得得心应手,考场上能有稳定的发挥。
记单词无非两个方法最王道:一是吐血般的反复背,二是通过阅读在语境中背!其他背词方法如词根词缀法、故事联想法、玩游戏记单词等,很多,去找一款对自己最合适的喜欢的坚持就好!
第二,关于词汇书,不建议用正序版的词汇大全,一般建议基础薄弱的艺术生先从高考词汇(3500个)过渡到四级词汇(4200个),最后是考研词汇(5500个),考研英语的2000多个基础词汇跟高考和四级词汇都是重复的,到后面真正考研核心高频的词汇只有1000多个,我们说学习是要有层级的,需要由浅入深的过程。
文化课教育部只会发布考试大纲,不指定参考书,专业课各院校一般会指定部分参考教材。无论文化课还是专业课,最重要的永远是真题,政治除大纲、大纲解析外,肖八、肖四等是学生必备的;英语参考书市面上也有很多,黄皮书和西北大学出版的考研1号也可以借鉴;专业课还有很多手绘实践科目,院校也不会特意指定参考书和高分卷。
当然,市面上看到的参考书绝大多数都不是专门针对艺术生,这样一个时间段考生要自己甄别,找到专门针对艺术生的成套的体系化的教材和专业高分卷,这样能大幅度的提升复习效率及针对性备考。
每年9月份各招生单位会公布该年考研招生简章及拟招生专业方向、人数、导师专业等详情信息。招简及专业目录很重要,你一定要看仔细了,所有院校招生的相关信息,这是最基础的蓝本参考。
网络,报考院校官方网站、研招网、公众号、考研论坛等,能获取部分官方和民间信息,真伪需要你辨识分析,不能盲目相信。人脉,通过种种渠道联系导师或师兄师姐,他们的指导经历和经验教训会给你直接的帮助。当然,前提是你能找到合适的人并高效沟通。机构,专业的培训机构掌握一手大量信息,每年考上的学生多出自机构,联系这样的专业机构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掌握权威资讯。
作为艺术生,英语过线并高分是有很大困难的,一定要引起格外的重视,尤其是对那些跨校的同学,别一味在专业上投入时间而忽视英语,因为你要总分足够高才有机会。英语重要的是真题,再强调一遍,真题!!!一个一个的单词去阅读,小学语文怎么学,就怎样去做线.刚决定考研后基础阶段如何做英语题呢?
阅读理解必须从词汇开始的,做阅读理解既是检测词汇背诵效果的良好方式,也是在语境中记单词的最佳方式。开始阅读题目训练的线年以前的线年的考研真题,一定别做模拟题。这里必须要格外注意:考研英语更多考察的是深度问题,所有做题一定是高质量的真题,要的是质,别贪图刷题数量,要反复做,第一遍做真题并做全文翻译,当然艺术生一般都需要先查生词,做题目的时候要分析每一个选项正确或错误的原因,并一定要在文章中找出对应的地方。每篇文章及每一段最好都能找出主旨句。第二遍做真题,在阅读中背单词、短语和长难句,加强记忆。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能把线遍的话,就能较好掌握包括词汇和语法的基本功,为暑期的强化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专业课真题是用来研究,不是用来做的。研究对象,考点有哪些、考点重要程度排序、考点出题类型(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手绘题)、考点出题风格(重基础、重应用、重能力、重延伸扩展)......高频考点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
英语一:小作文15m—大作文35m—阅读A80m—阅读B20m—翻译15m—完形15m
政治这个学科很微妙,需要艺术生特别认认真真地对待,一定不可以忽视,因为大家英语基础都相对薄弱,文化课拉分的话很多就在政治上。当然政治也必然不是一个短时间内能获取高分的科目。政治80分以上的神人们,都是把大纲解析和1000题等资料刷了3遍以上的。对艺术生来讲,如果时间允许,建议暑期全面开始第一轮复习,该轮复习时全面学习教材,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部分,理清知识脉络,把握各个章节、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知识框架,为政治获得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做题的话题目选择一定是考察各章节知识点的选择题。
这个问题其实报辅导班有没有效果。首先辅导班肯定是有用的,考研辅导班的内部资料、针对性教学和集体氛围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些并不是找学长学姐打听下听几节技巧性的网课就行的,考上研的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参加过系统培训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奥运会高水平运动员都有高水平的教练,而不是自己在家里训练,这是社会化分工,高水平的教练员能够让运动员快速提升成绩,少走弯路,提供高质量的指导,再加上运动员的刻苦训练。
艺术生选择考研辅导课程,一定要看清课程是否适用。市面上考研机构有很多,线上的网课也十分多,鱼龙混杂,只教授英语政治等文化课的机构最多,但绝大多数并不是专门针对艺术生教学的,有少量的机构可提供艺术专业课培训。
这个时候选择很重要,线上现在有很多资源,甚至是免费的资源,给你造成了知识随用随取的假象,但事实上重要的不是笔记知识或资源本身,而是你充分吸收消化的内容才真正属于自身个人;更甚者讲到:网上到处都是免费课程,没有必要报班,只需要买点题做做就可以了……,白岩松曾诠释过什么是免费的“免费的就是最贵的,它拿走了你的时间,却不一定可以帮你提升”。不知道你能不能看懂,我们常说适合网课的有特定人群,一般的艺术生还是推荐线下面授为主,你要找到可以完整帮助你提供择校择专业、目标选定、备考计划、报考咨询、志愿填报、复试指导、调剂咨询等相关咨询指导的品牌机构。考研最大的成本不是金钱,而是时间,一年只有一次机会,选择要慎重!
第一,能不能用日语考,关键看各校招生专业目录的规定,目前已知只有少部分院校及专业可以用日语替代英语考试,但限定英语科目和英语考生依然是绝对主流;第二,对日语有兴趣,其他科目都不错,唯独英语差,差到只有初中水平以下的,经济允许情况下可用日语考研;第三,对日语没兴趣的,抱着日语敲门砖的心态,纯粹抱着逃避英语心态的考生,并不适合用日语考,毕竟你考上后还有大量的各类资格考试和升学考试都要用英语的,仅仅为了考试去学日语的话,考上了读书求学也会很痛苦的;最后,一旦选定用日语考,那就要有心理上的准备,万一考试不理想不能顺利进入目标院校涉及到调剂的话,就会非常受限,因为教育部规定调剂考生的统考科目必须与招生单位要求一致,而目前允许用日语替代英语的院校和专业相对较少,选择面会很小。
初试不过有几种情况,第一文化分单科不过线但总分过线,理论上有破格录取的机会,但仅仅是理论上的可能性,极少数院校如浙大单科不够可以用总分补;第二,初试过国家线但未过院校线,如果想一年走就要尽早着手调剂了;第三,初试单科或总分未过二区国家线分的线,那么今年考试结束,准备找工作或二战即可;第四,初试过国家线和院校线进入复试,但复试失利,这样的一种情况理论上在4月30日前还可以调剂本校其他专业、其他缺额院校等,认真参加对应复试,仍存在被录取的可能,不要灰心。
听说就是听说,肯定不准确。教育部规定,要求各校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允许超出总招生数的50%,但从42所双一流高校看,部分专业推免比例甚至超过70%,这类院校的代表就是极少数的综合性的重点高校,如浙大等,其他院校如专门的艺术院校因整体招生规模较小,推免生比例很小,留给统考的名额较多,比如中国美院2021年招生计划共近800人,实际推免70余人,占比仅10%,且简章发布的招生数均不含推免。其实浙江省内院校推免人数问题仅考虑浙大、宁大、浙工大即可,其他院校均无需参考。
低年级备考先从英语和专业着手。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建议还是不要间断,能先备考三四六级维持热度也是不错的选择,绝对不能认为英语最后押题套模板就行了,专业如果有确定的方向和院校可以先看些推荐的理论教材,手绘科目要平时要有意识多画多练多搜集素材。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